11月24日,市委書記杜小剛來到梁溪區、濱湖區,調研國有企業相關建設項目推進情況。他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學習、把握、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始終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從老百姓的角度出發,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用心用情提升城市宜居品質,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好彰顯國企社會責任擔當。市委常委、秘書長陸志堅參加調研。
用藝術點亮城市!深秋時節,運河公園五彩斑斕、秋意濃濃。細心的市民發現,公園里正在緊鑼密鼓進行改造出新。杜小剛詳細了解公園布局、改造設計和工程進展,得悉公共藝術大展將在此籌辦,叮囑要深挖運河、江南及無錫地域文化,緊扣“文態、生態、形態、業態”有機合一,撬動運河公園文、產、境、業迭代,打造“人”“城”“園”完美融合的公共藝術公園。位于太湖廣場西側的友好園,是我市與國際城市友好的象征。走在古典庭院風格的園內看到,標志性建筑柴胡塔與綠樹、青草、繁花、噴泉相映成趣。杜小剛對包括友好園在內的太湖廣場全面改造提升成效予以肯定,要求進一步精雕細琢、精耕細作、精益求精,通過一系列“微更新”真正將太湖廣場打造成為集休閑、娛樂、健身等功能于一體,市民爭相打卡的“城市客廳”。
以保促用,擦亮歷史文化名片。乘船來到修繕一新的黃埠墩,杜小剛細致查看島上各處景觀古跡和建筑修繕情況,并登上望山樓查看運河沿岸整治情況。他說,作為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點,黃埠墩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要深挖歷史文化價值,不斷提升文保單位的保護、利用和管理水平,加大運河兩岸環境整治力度,讓這顆熠熠放光的“不沉的明珠”成為名副其實的“江蘇最美運河地標”。位于學前街38號的無錫國專紀念館,是一座集文物陳列、學術研討、參觀展覽、黨建教育議題為一體的綜合性教育基地。杜小剛興致勃勃地參觀紀念館,深入了解無錫國專歷史、感受傳統文化魅力?!盁o錫國專與清華國學院并稱近代國學教育‘雙璧’,建好用好無錫國專紀念館意義重大!”杜小剛說,要堅定歷史自信、文化自信,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加強文物保護、做好活化利用,傳承好中華優秀文化這個基因,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創新城市精神內涵,為無錫現代化建設注入強大精神力量。
“有機更新+迭代升級”,“母親河”煥發新顏。梁溪河景觀帶整治提升項目全長6.5公里,其中位于梁溪河南側,西起隱秀路、東至蠡溪橋的示范段工程今年7月完成改造并對外開放。臨近中午,不少市民和游客正在沿岸步道、親水平臺、休閑驛站等處,愜意地散步、享受美好秋日。杜小剛充分肯定梁溪河兩岸生態、功能、風貌等整治成效,要求廣泛征詢民意、立足群眾需求、堅持問題導向,加快推進整體段北線工程,著力打造騎行、跑步和漫步三道貫通的濱河慢行體系,不斷推進“美麗河”向“幸福河”升級。
調研中,杜小剛對項目建設取得的階段性成果予以贊賞。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關于“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等要求,以現代化思維處理好古與今、保護與開發的關系,圍繞兒童友好型、青年友好型、老年友好型、運動友好型城市建設,加快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創新實施各類惠民工程,把更多城市資源轉化為民生資源,聚力打造令人會心一笑的精彩城市。各市屬國企集團要立足發展實際、發揮自身優勢、堅持與時俱進,圍繞產業發展、城市建設、民生保障、社會治理等重點領域,用好金融工具、加快項目建設、持續鍛長長板,做到融中有進、進中有新、新中向優,更好發揮國企“頂梁柱”“壓艙石”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