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面朝太湖灣,是長三角的幾何中心城市;
一個環抱深圳灣,組成了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引擎。
一個是實業基礎雄厚、穩扎穩打的制造業強市,人均gdp全國大中城市中居首;
一個是創新能力卓越、開放包容的試驗田,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沿陣地。
一年前的10月14日,長三角—粵港澳(無錫)科創產業融合發展區誕生,無錫走進改革創新前沿地深圳,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投入“出圈”;
時隔一年后,11月8日的珠海,無錫—橫琴粵澳協同創新中心揭開面紗。
跨越1000多公里的互動,源自一座湖灣城市鏈接大灣區的雄心。
長三角一體化、粵港澳大灣區,已連續多年寫進全國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黨的二十大報告再次強調“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充分表明這是對全國發展意義重大的國家戰略。
以最主動的姿態、最務實的行動,無錫與粵港澳大灣區深度對接合作探索跨區域融合發展。盡管年內疫情多點反復出現,物理距離的阻隔并沒有阻滯太湖灣與大灣區之間的項目、科創、人才、金融、文旅全方位的溝通融合。疊加兩大國家戰略,圍繞產業鏈創新鏈協同合作,兩大區域的碰撞中超乎想象的新樣本和新機遇正在高頻出現。
產業熱度雙向傳導,
“兩灣”合作漸入佳境
到大灣區去,到改革開放的最前沿去!在新階段謀求新的使命與身位,建設“世界格局中的無錫”刻不容緩。
5月底,無錫剛剛“走”出上一輪疫情的影響,各個板塊不約而同地把“出發”的第一站鎖定大灣區。
5月27日至28日,高新區赴深圳開展招商活動,大族機器人、謀仕微、愛樂司、禾沐微、逍遙科技5家深圳企業簽約入駐無錫高新區(大灣區)創新中心;
5月30日至6月1日,惠山區組隊赴廣州、深圳等地開展經貿招商活動,南山控股(無錫)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鏈總部基地項目、微納核芯集成電路項目、中廣核基金項目等19個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達90億元;
6月13日,無錫經開區奔赴深圳招引優質項目與資源,無錫深港協同創新中心啟園開幕;
7月7日至10日,宜興赴深圳開展主題招商,15個產業、基金、科創類項目簽約,協議總投資(規模)達155.8億元。
密集的招商拜訪和項目對接在歲末結出碩果。
11月8日,寶銀特種鋼管收購瓦盧瑞克廣州資產項目簽約,依托珠三角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充分發揮寶銀在核心關鍵零部件方面的產業優勢,更好助力宜興總部經濟和新能源產業發展;11月9日,2022無錫錫山—粵港澳科技交流合作會議舉行,5個項目簽約達成合作意向。
盛合晶微三維多芯片、恩納基科技、邁德威視智能視覺總部等一批與粵港澳合作項目加快推進;成功引進騰訊智慧元宇宙、深圳研一補鋰添加劑、南山集團半導體裝備制造、流樞閣科技數據流ai中控芯片等一批粵港澳產業項目。
粵港澳大灣區內金融、制造業、醫療健康、信息技術服務業等是具備優勢基礎的支柱性產業;作為長三角制造業強市,無錫“465”現代產業體系確立的地標產業、優勢產業和未來產業與大灣區的優勢產業既能充分膠合又能深度配合。
隨著太湖灣與深圳灣之間產業熱度的雙向傳導,長三角一體化和粵港澳大灣區區域合作漸入佳境。
機遇挑戰并存,
先行先試勇當跨域合作先鋒
11月28日,無錫(前海)跨境電商產業園正式開園。一年多前的掛牌,在惠山區和深圳前海之間撒下了種子。以前海為橋頭堡,產業園聯動大灣區的先進資源和無錫的產業資源,構建出全新的合作交流平臺。
靜水深流。
隨著長三角一體化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兩大國家戰略的深入推進,區域間城市合作迎來新契機。從2021年到2022年、從春日到深秋、從深圳到橫琴,無錫擁抱長三角一體化、對接大灣區的行色匆匆,核心始終是一個——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布局。
5月底在深圳的兩天,無錫高新區的創新中心、人才工作站建成啟用,從此把招商的“觸角”深深扎進了大灣區。在高新區眼中,這并非終點,在互相賦能中形成產業鏈的合作強鏈,加快融入大灣區是擴大開放的重大戰略突破口。
這同樣是機遇和考驗并存的一條路。
在濱湖區,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歸結為五個“融入”,排在可觀可感的產業、科創和干部融入大灣區前面,理念和節奏的融入更受重視。開展大學習、大研討、大宣講,掀起陣陣頭腦風暴,達到思想層面的更高站位、更寬視野;而節奏如何融入?濱湖區在明確了“施工圖”“任務書”后,建立區對接大灣區工作任務動態庫和跟蹤督查機制,以創優推進機制予以保障。
據當地信息,年內濱湖區已有多場次組隊赴深圳開展招商對接、高頻次舉辦招商洽談會、地塊推介會、產業早茶會,不僅招引了微盛網絡科技等一批跨區域合作項目,轄區企業赴大灣區投資也日益活躍,華放醫療等一批創新型項目落戶大灣區。
“無錫勇當跨區域合作的開路先鋒,已經形成多點開花之勢?!笔邪l展改革委人士表示,全面深化與粵港澳的互利合作,今年的對接互動定位更精準、措施也更扎實。其中,核心區作用逐步顯現。無錫經開區內,雪浪小鎮和太湖灣信息園、智能制造園、國家傳感園、文創會展園、黃金灣科創園“一鎮五園”載體建設加快推進,承接能力隨之提升;深港協同創新中心去年成立,粵澳協同創新中心上月揭牌。至此,經開區已有兩大科創飛地分駐大灣區。
記者注意到,在付諸行動的同時,無錫正加強與專業智庫的合作,深入開展長三角—粵港澳(無錫)科創產業融合發展課題研究,探索融合發展區建設的實施路徑。市發改委上述人士認為,“更為深入的研究,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兩大國家戰略疊加的意義,為推進區域協同發展提供理論支撐?!?/p>
合作豈止經濟領域?
區域聯動戰略疊加效應不斷放大
11月上旬,珠海。錫山一支考察團隊帶著滿滿誠意,拜訪科研院所、客商企業。除了科技創新、產業發展,此行他們還帶回了一份關于“城市管家”的戰略合作協議。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是全國第一個推動物業城市模式實施的城區,城市整體等同于一個“大物業”,城市服務商承擔專業化的服務總包角色。借鑒橫琴經驗,錫山區意欲在完善城市空間管理、加強生態環境服務和社會協同管理方面,打造新的管理體系和治理方式。
人文交流本就是“兩灣”合作的題中之義,今年交流領域愈發拓寬且日益緊密。
第27屆澳門國際貿易投資展覽會上,無錫作為江蘇形象館的主題城市,向澳門和葡語國家展現無錫風采;蘇港澳高校合作聯盟區域合作研討會,在江陰舉行,江陰和聯盟戰略合作共建實踐基地;文旅集團和珠海大橫琴集團合作策劃“野趣·黿渚露營季”等項目……
深入推進各層次各領域規劃、政策的協同銜接,不斷放大區域聯動效應和戰略疊加效應,最終著落到與國家重大戰略對接的協同性、融合性上。
攜手港交所、澳交所戰略合作,引進優質私募股權基金,鼓勵投資機構來錫設立qflp……無錫和粵港澳的金融合作可以用“廣交朋友”“精耕細作”來概括。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人士透露,今年以來無錫已有3家企業在深交所上市,7支有香港地區背景的qflp基金落地、總規模突破13億美元,金融開放度不斷提升。
“不管是開辟新的上市渠道,還是擴大募資能力,目的都是賦能實體經濟?!笔械胤浇鹑诒O管局負責人說,堅守“產業金融”的本質,無錫以“開放+創新”推動和大灣區的金融合作。目前,深圳一家基金正計劃重資產無錫,拿地建園區,而這將成為無錫資本招商的一個重大突破。
去年7月份,市地方金融監管局聯合港中深金融研究院創辦了高層次金融科創人才教育品牌“陶朱書院”,首期參加的50多位年輕企業家本月將迎來結業,第二期又將開班?!斑@一年里,第一批學員里已經誕生了七八家上市公司?!?/p>